睡着睡着身体猛地一抖这到底是个什么“病”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夜晚快要入睡的时候,身体会猛地抖动一下,继而把自己吓醒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说是因为在长个子,也有人称因为大脑在测试你是否还活着,更有人说这是猝死的“信号”。网友众说纷纭,事实究竟如何?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朱晓蕾介绍,其实“睡觉时猛抖一下”的现象叫“临睡肌抽跃症”,也叫“入睡抽动”“睡眠惊跳”或“入睡前肌阵挛”。大约有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入睡抽动,其中10%的人每天都会经历一次。

  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或者类似触电一样的感受。这种偶尔的抖动,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梦时间。

  可人为啥会这般猛地一抖呢?朱晓蕾主任告诉记者,其实有不少原因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症。比如白天过于兴奋或运动剧烈,摄入较多咖啡因或尼古丁等兴奋剂,尚未完全代谢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能在睡眠时唤醒大脑,就可能出现睡眠抽动症状。同时,一些人可能是由于过度焦虑或者疲惫,大脑缺乏休息,控制睡眠和觉醒的两套系统容易失衡,导致睡眠抽动症状。此外,钙是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最喜欢的物质,缺钙时,神经和肌肉也容易异常放电或抽搐。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入睡抽动发生频率太高,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大脑损伤造成的,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同时,临睡肌抽跃症也需要与一些疾病相鉴别区分。

  睡着睡着突然“抽”一下,不舒服且有些吓人,那么临睡肌抽跃症有没有预防方法呢?朱晓蕾主任指出,首先规律的睡眠很有必要。“每天保证6小时到10小时睡眠,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睡觉时选择正确的睡姿,避免趴着睡、蜷着睡或者压迫身体等不良的睡姿。”睡前不要喝兴奋神经的饮料,咖啡因会引起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质量。睡觉之前可以用温热水进行泡脚,泡脚的时候水最好浸泡到踝关节部位,持续15分钟~20分钟,可以促进下肢的末梢神经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睡眠抽动的情况发生。在临睡前半小时进行适度的拉伸,使肌肉得到放松,也有利于减少睡眠抽动的发生概率。专家建议,因为缺钙导致的临睡肌抽跃症,可调整膳食结构,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大豆、坚果等。避免加速钙流失的坏习惯,如戒烟限酒、做菜少放盐等。

  “绝大多数的入睡抽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就像打嗝、眼皮跳时出现的肌肉抽动一样正常。”朱晓蕾主任表示,这种抖动一般不会影响睡眠,相反可能让你的睡眠更深沉,和猝死更没关系。但如果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入睡抽动,需要及时去医院排查是否有潜在疾病。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