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山:从小山村走到首都的防震减灾先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崔清山向学生发放防震减灾宣传页

崔清山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进企业服务活动

□记者 刘志松致读者

  2016年3月3日,本报开辟《天南地北新乡人》栏目,先后刊登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著名主持人杨柳、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于杰等典型人物的故事,受到读者的喜爱。应读者要求,本报即日起恢复《天南地北新乡人》栏目,继续报道走出去的新乡人,讲述他们在外的打拼故事和家乡情怀。

小档案

  崔清山,男,汉族,1979年生于卫辉市狮豹头乡罗圈村,现任北京市海淀区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曾获北京市地震局2006年地方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

  崔清山从小生活在偏僻的太行山区,他的父亲崔江当过兵,被称为山沟里的“秀才”,曾经在家乡从事地震监测工作。让父子俩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崔清山又子承父业从事了防震减灾工作。

  崔江在从事地震监测工作的同时,还给村里放电影、帮街坊邻居修家电,就连绣花、织布、书法、绘画也是样样精通。家门口的石刻作品“开诚布公”“振兴中华”都出自他之手。父辈严谨谦虚、细致谨慎的生活态度和勤劳朴实、不向困难折服的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崔清山,让他踏实做人,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怀揣梦想,一路前行。1996年,崔清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东燕郊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现为应急管理大学下属学院),并选择了地球物理系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崔清山思想上积极进步,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艰苦朴素。他先后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班长、班长兼团支部书记、学校地球物理系党支部宣传委员等。由于表现突出,他于1999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崔清山是最后一届国家任务生,属于定向委培生源,原则上是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工作。2001年面临毕业,同学们也都做好了返回家乡工作的准备。当年上半年,赶上北京市海淀区地震办(后来的海淀区地震局)到学校招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推荐了8名地球物理系的优秀毕业生参加面试,崔清山有幸成了最佳人选。办理完毕业、入职等手续后,他才告诉家人自己要留在北京工作的喜讯。

  崔清山参加工作后,曾拜访过从罗圈村走出来的“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请教工作之策,从他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动力。杨贵在工作上的指导让崔清山深受鼓舞,更加信心满怀。

  20多年过去了,崔清山凭借一股山里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他历任海淀区地震办综合技术科副科长、震害防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应急救援科科长等职务。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攻读夜大英语专业,取得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和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完成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取得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

  多年来,崔清山根据局领导安排多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连续多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和获得嘉奖。

  他牵头承办了2004年北京海淀首届城市防震减灾(国际)论坛;主持并完成《海淀区二轮修志》中《防震减灾志》的修编工作;组织编制了《海淀区“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完成2018版、2022版《海淀区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创新编制了《海淀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设置指导手册》;多次策划完成海淀区地震应急指挥部层面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活动;研究创作了《公众地震应急避险手册》和《海淀区典型场所地震灾害响应流程示范》地震应急演练视频;高质量完成了2022年海淀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多年来,为做好海淀区防震减灾宣传和地震应急工作,崔清山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服务对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等服务活动。

  崔清山曾荣获北京市地震局2006年地方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海淀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海淀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另外,他还获得过北京市地震局2010年地方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度海淀区“知识型职工标兵”提名、2016年“海淀学习之星”称号等荣誉。2021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区级地震部门先进工作者。2023年,他被评为海淀区直机关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崔清山曾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轮岗到其他单位任职,但是为了那份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热爱,对所学专业的执着,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面对曾经的挫折和失败,面对人生起起落落,他没有放弃,一直坚守在海淀区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2024年1月,他被任命为海淀区地震局副局长。

  崔清山表示:“卫辉是我的家乡,罗圈是我的家,更是我的根。家乡的养育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应该饮水思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家乡。家乡的高速公路让我们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回家更加方便,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

  每次回家,在茶余饭后,崔清山都会与街坊邻居坐在一起聊聊天,了解乡亲们对未来发展的困惑,积极地答疑解惑,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与村“两委”干部进行探讨交流。

  崔清山还经常与在京河南老乡一起,围绕家乡发展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对家乡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寻求自己工作与家乡经济发展的契合点,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争取大的经济发展项目落户卫辉;在信息、教育、新技术(产品)、新的管理模式等方面支持家乡发展,积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