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利用涉世未深青少年非法窃密

警惕那些伪装的“好心人”“热心人”

■哪些人群容易成为间谍策反的目标?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国家安全部8月23日披露一起案件,揭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境内人员,特别是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的隐秘手段。案件中,间谍伪装成青少年身边的“好心人”“热心人”,在目标对象成长、学习、工作过程中施以潜移默化影响,利用他们窃取我国国家秘密、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捐资助学

利用“报恩”心理

  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我国某重点院校大四学生小韦自幼在福利院长大,在当地有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帮扶资助下,顺利进入高校就读。和其他受资助学生不同的是,小韦读高中时,一名自称“L老师”的人突然出现,并提出以每年5000元对他进行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按照“L老师”的推荐,小韦考入我国某重要部门。入职后,“L老师”经常向小韦打探我国经济发展及政策制定方面的内部敏感信息,并以开展研究、撰写报告等名义,要求小韦提供一些涉密数据资料。随着“L老师”索要的资料越来越关键敏感,小韦逐渐觉察到了其中的问题,最终决定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经国家安全机关查明,“L老师”的真实身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我国境内物色、培养像小韦一样出身贫苦、成绩优秀、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青少年,妄图“放长线、钓大鱼”。他们假借“捐资助学”之名,利用受助人员的“报恩”心理,怂恿其报考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或参军入伍,借此打入关键核心岗位,进而指挥其非法搜集窃取内部敏感资料,开展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间谍窃密活动。

兼职设套

要求协助拍照

  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此前通报,在大连务工的赵某通过网络查找招聘信息,一条招聘兼职咨询员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和赵某联系的是一个自称姓叶的女子,对方说自己是搞城市规划设计的,急需招聘兼职人员拍摄城市风景照片,辅助她完成设计任务。

  赵某说:“她让我协助她拍照,在我住的地方拍一个照片,说看看我的技术怎么样。然后我就拍了一张照片,通过QQ传给她,随后就被录用了。”经过试拍,赵某通过了叶某的考察,并确定了日薪200元人民币的工资待遇。

  工作第一天,在叶某遥控指挥下,赵某先后来到大连的港口、造船厂周边拍摄照片,并记录下沿途的地理环境,通过手机发送给叶某。赵某表示,当天中午通过支付宝收到了200元转账,觉得这个钱来得挺容易的,她也挺讲信誉的。随后,叶某布置的任务不断加码,甚至要求赵某到船厂周边的高层公寓租住,并称如果其找机会进入造船厂工作,还能获得更多报酬。此时的赵某也逐渐警觉。

  赵某看见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触动很大,感觉这些案例和自己做的极为相似,然后非常后悔,感觉不应该这么做。在家人陪同下,赵某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鉴于赵某主动投案,且尚未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实质危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

  到底哪些人群容易成为间谍策反渗透的目标?境外间谍机构又惯用哪些手段去策反这些人群呢?云南省一对公职人员夫妻黄某和李某某,在伪装成所谓从事信息咨询工作的经济分析专家的拉拢和诱惑下,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涉密文件带回家,进行翻拍后出卖给境外间谍组织。

  与黄某夫妻类似的,还有曾在我国某军工科研院所下属公司担任网络管理员的陈某。2011年,伪装成技术专家的外国间谍以高额报酬诱惑陈某,凭借陈某从事网络管理的工作便利和权限,窃取了大量涉密文件。

  通过这些案例不难发现,境外间谍机关的主要目标是党政机关、军队和军工企业、国防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可以接触到我国核心机密情报的人群。为了获取情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手段层出不穷,咨询请教、感情拉拢、美色诱骗、金钱引诱,甚至控制胁迫都是他们常用的手法,而那些性格软弱、贪图奢靡享乐的人群往往经受不住诱惑,沦为被控制的对象。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