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做好这6件事帮心脑“降温”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近日,江南等地出现高温天气。“高温带来的影响除了常见的中暑,还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风险人群来说,高温是一大考验,需要格外注意这6件事。

勿大量饮用冰水

  夏季出汗多,容易口干舌燥,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一次饮用大量冰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易加重心脏的负担。

  专家建议 夏天喝水一次不能摄入过多,要少量多次,每次喝50毫升~100毫升为宜。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出汗多时要适量补充电解质,少喝碳酸饮料及其他含糖量高的饮料等。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可喝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不冲冷水澡

  夏季,人体出汗多,有些人习惯下班或户外活动回家后用冷水洗脸、冲澡,其实这样做十分危险。突然的冷刺激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再加上人长时间待在浴室这种密闭的空间,可能会使大脑和心脏处于缺血状态,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专家建议 回家后,应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分钟~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洗澡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饥饿和饱餐状态下不宜洗澡。

避免骤冷骤热

  从室外进入室内不要立即开空调,避免舒张的血管快速收缩,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专家建议 为避免骤冷骤热,建议从高温室外进入室内10分钟后再打开空调,或者等汗干后再进入空调房。在家时,空调温度要慢慢调低,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温差不要超过7摄氏度;隔2小时~3小时开窗通风一次。去商场、地铁等冷气很足的室内场所时,要提前备好一件薄外套,以防受凉。

不擅自停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时血压波动较大。研究显示,夏季天气炎热,血管扩张血压与冬季血压存在差异,日间血压比冬季略低,但夜间血压比冬季略高。所以,夏季不可擅自减降压药或停降压药,不必要的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增大,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专家建议 夏季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血糖血脂、体重的变化。如血压降低明显不能耐受,或伴有血压降低引起的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可就诊心内科门诊,咨询调整降压药方案,如血压变化不大不建议调整降压药。

晨练别太早

  不少中老年人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夏季天亮得早,这样做有可能带来风险。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疾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点到10点。

  专家建议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饮食忌辛辣油腻

  夏天,人体水分流失严重,部分人群为了弥补损失的体液,会选择高脂肪的营养汤类,这对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另外,经常吃小龙虾、烤串等辛辣油腻的食物,还会使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专家建议 夏季饮食上宜清淡,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适量食用瘦肉和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绿豆汤、银耳汤等消暑汤品。

  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