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不易寻常得

——读赵长春24篇节气小说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为走出袁店河的乡土作家,赵长春因其故乡特殊的人文、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审美意趣。他的新著《我的二十四节气》一书中,包含24首诗歌、24篇散文、24篇小说,体例新颖。细读其节气小说,赵长春用执着而真诚的笔,塑造了各具特色、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在这些蕴藏着乡村特有文化印记的人物素描中,形成了一幅幅力与美、宁静与和谐的美好生活画面。

  二十年的袁店河生活经历,使赵长春在创作时,多从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汲取养分。小说中对袁店河男子坚韧形象的刻画,对袁店河女子纯良品性的描摹,通过环境及情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立体。

  在24篇小说中,赵长春以节气为背景,通过对世俗生活中“善”的外在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现实追求,和袁店河人物的朴素生命诉求。

  诚然,袁店河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圣地,外来者与现代文明的融入,更丰富了袁店河人物的塑像。在外来者与本地人相处的过程中,赵长春并不过分强调冲突,而是聚焦外来者的情感变化:如《霜降》中决心和红丽一起发展“红粉”事业的那个人、《寒露》中做最好的壶送寒露的陶瓷学院大学生、《处暑》中把户口从东莞迁到袁店河的秦大河等,从开始时带功利心的到来,到被乡间的人、事、物感化,再到与袁店河融为一体,异乡人在传统文明和现代文化的冲撞中,慢慢找到袁店河的美好所在,这个过程本身就富有意味。

  24篇小说的人物虽然都是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各个人物所承载的内涵有所不同,他们丰满了小说的意蕴,同时也是当代乡村人物的缩影。赵长春通过对这些平凡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对乡村现实生活的思考。

  阅读体验中,赵长春小说中的闲笔颇值得玩味。看似闲,实则与文脉相承。闲笔不易寻常得,那种话外之音、语外之境,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煮书敲字功夫、诗心文胆加持,才能表现出的率真任性。闲笔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初读波澜不惊,再品,才感觉于不着痕迹中蓦然一惊,升华了主旨,如画龙点睛。小说《寒露》结尾这样写道:

  寒露的风里,芦苇和水蓼呼啦啦地响,河水的光一闪一闪地动,把岸边的人影拉开,拉开再合上,再拉开,再合上。不再拉开了。一对水鸟,怕冷的样子,头颈交缠在一起,站在细沙上,阳光剪出的影子,好看得很。

  此结尾承接陶瓷学院大学生离开制作出“倒流壶”的寒露两年后,在寒露节气返回袁店河,送寒露一把最好的壶。在人影的反复拉开合上情节中,在水鸟头颈交缠的剪影里,将两人的情意绵绵浓浓烈烈地渲染出来。淡语蓄满情致。

  再如《夏至》的结尾:河风淡了,女贞子的花香依然浓烈,在月光下飘逸......

  河风的淡去,吹走了袁店河边林子里一些坏规矩的事,它们也在远去。女贞子的香暗含着瑛瑛高洁不可亵渎的忠贞,被月光照亮,无限放大。浅语饱含意味。

  赵长春善用闲笔,在书写乡土的大俗中表现出大雅的况味。在行文时不经意间横斜而出,分而封之,好整以暇。或者在结尾时猛将一军,意蕴隽永,余音绕梁。他在这24篇节气小说中的闲笔,多在文末,语言细腻,透着一种矜持的温婉美。

  有著名作家说:“我一生都在写我那个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赵长春已出版的几部乡土小说,如《我的袁店河》《我的袁店河传奇》等,同样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