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学校门口拥堵需要齐抓共管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上学放学学校门口拥堵是市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缓解拥堵,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进出学校?本报以红旗区种德小学为例,分别采访了学校、公安、城管等方面,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小区居民,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共同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平原晚报》10月26日A03版报道)

  近年来,学校门口的“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比较突出,给学校、家长和学生带来一些影响,已经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急待破解。

  有目共睹,因为孩子年龄小,需要家长接送。而这个上下学接送时间比较集中的时间段,一个学校门口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员和车辆,由此引起拥堵。

  再说了,家长到达校门口时,学生又不可能与家长“同步到达”,这中间还有个“等待期”,大量人员和车辆同时集中学校门口,就暴露出了“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多学校门口不同程度地存在。

  以本报选取的红旗区种德小学为例,这个学校现在6个年级2600名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有一个家长接送,再加上家长所骑或所开的车辆,其产生的“人车聚集量”约是“2600×3=7800”。

  另外,再加上红旗区种德小学校门口所处的位置是世纪巷,并不算太宽敞,大量人员和车辆几乎同时出现,就会把学校门口挤了个满满当当。

  校门口出现“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怎么办?如何进行破解?

  红旗区种德小学建校虽然只有短短5年时间,但是他们探索出了一些缓解学校门口拥堵问题的好办法:以“1530”安全管理模式和“家校社警政府”五级联动实施模式。通过采取有力措施,该校建立了“家校社警政府”五位一体的联动模式,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不难看出,红旗区种德小学破解“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采取的办法是相关人员和部门“总动员”。发动相关人员和部门的力量,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起到的缓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客观而言,虽然“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出现在校门口,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不够的。毕竟,学校作为教育部门,力量比较单薄,解决学校之外路面上的一些问题缺乏强制力。

  红旗区种德小学的作法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既需要学校有所作为,其他相关人员和部门也应当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以及工作职责,尽其所能参与解决“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基于此,希望相关人员和部门共同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参与解决“路难行”、“娃难接送”问题,让校门口更通畅、孩子出行更安全、家长接送更顺利、公共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