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唤乡愁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长顺(新乡市)

  日前,在牧野湖畔散步,惊奇地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情不自禁地便忆起了儿时的故乡,忆起了当年那麦收的场景。

  故乡在豫北辉县,群山环抱,远离尘世,每年的麦收时节,布谷鸟的叫声婉转动听,动人心弦。收麦之时,是村民喜庆丰收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为忙碌、最为辛苦的时候。麦收时间短,如遇不好的天气,辛勤一年的劳动成果,有可能化为乌有。因此,最大限度颗粒归仓,是村民最大的向往与追求。

  布谷鸟最懂村民的心事,它不但飞得高,而且叫得响,就像战斗前军号手吹起了冲锋号,节奏分明,短促激昂,催促着人们快点抖擞精神,加入麦收的战斗。

  妇女儿童似乎听得懂鸟儿的叫声。村头的大槐树下,一个俊俏的媳妇,正带着娃儿玩耍。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她学着鸟的叫声,正在给娃儿翻译解惑:谷谷、谷谷——收谷、收谷;谷谷、谷谷——羊羔、背锄。

  俊俏的媳妇能耐不小,学完布谷学黄鹂,学完黄鹂学鹧鸪。谷谷、谷谷——黄瓜、滴溜;谷谷、谷谷——姑姑、等等。一字一句,惟妙惟肖,听得三岁的娃娃眉开眼笑,也引得旁边的众乡亲喜笑颜开。

  在布谷鸟的叫声里,不管平地,还是坡上,朝阳的,背阴的,一块块麦地,渐次由绿变黄了。南风轻拂,麦垄躁动,密匝匝的麦穗,针尖样的麦芒,相互磋磨着,像是在窃窃私语,天地间弥漫着一股成熟的气息。有经验的老农扛着锄头走到地头,伸手捋下一粒麦穗,在手里揉搓一下,再吹去糠秕,仔细数那饱满莹润的麦粒,话还没出口,笑意先在沟壑纵横的脸上荡漾开来:好收成呀,好年景!

  金色的麦浪,似乎听懂了老农的赞誉,伴随着老农的笑容,一波波地荡漾欢笑,时刻准备着主人的检阅与收获。就在这个庄严的时刻,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正式打响了麦收战斗。你看吧,父母在前,孩子在后,大人割麦,小孩打捆,俨然是一幅团结协作的风景图。有一个小小细节,我至今记得。那一年割麦,我不小心划伤了手指,父亲麻利地薅了一棵刺芽菜,迅速捣烂挤出汁液,及时涂到伤口处为我止住了出血。我则以解放军为榜样,轻伤不下火线,用棉麻叶将伤口一包,就又继续挥镰割麦。

  麦子割完运到麦场,接下来就是碾麦打麦。在那个肩扛手提的年代,越是艳阳高照阳光炽热,越是碾麦打麦的好日子。那巨大的石磙,在老牛的拉动下,慢悠悠地滚转,发出咕噜噜的响声,这对于站在场中央的村民来说,那是一年中最美的音乐。石磙转了一圈又一圈,麦子碾了一遍又一遍,麦粒纷纷从麦秆上脱落,然后被村民们用一双巧手,将它从杂乱无章的秸秆麦糠中分离出来,摊在麦场上晾晒。

  这个时候,我便有了一个新任务——夹着一张凉席,抱着一床被单,到麦场看麦子。说是任务,其实就是到麦场睡觉。到了麦场,在麦垛的旁边,首先拽一些麦秆铺在地上,再铺上凉席,即可蒙头酣睡。一天的劳累,早已筋疲力尽,顾不上天气炎热,也顾不上蚊子叮咬,只睡到次日清晨,才在布谷鸟的叫声中渐渐苏醒......

  如今,往日的镰刀、老牛、打麦场、石磙、麦草垛都成了历史中泛黄的影像,联合收割机在地里跑一趟即可收获到金灿灿的麦粒,工作效率是原来的十倍百倍。但是,昔日麦收的场景却像光盘一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令人难忘,令人陶醉......